####口服液簡介 組方為香薷、蠶沙、厚樸(姜制)、葛根、白扁豆(微炒)、陳皮。功能主治:解表化濕,和中止泄。用于外感風寒、內傷濕濁所致的感冒,癥見惡寒、發熱、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瀉、身重、乏力、頭暈、頭痛、鼻塞流涕等。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。用法與用量:口服,一次20ml,一日3次。3天為一療程。規格:每支裝10ml。2016年獲得Ⅱ期臨床批件,申請發明專利2項已授權。目前Ⅱ期臨床研究總結已完成。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病毒感染性疾病,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且呈急性病變過程,給患者帶來生活及工作的諸多不便。外感風寒內兼濕濁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感冒類型,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飲食的過敏反應。細菌及病毒在喉部著床發炎后,即會順著唾液被吞入胃腸中引起胃腸的不適,除了上呼吸感染的癥狀外,還表現為胃脹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,一天排便多次,身體感覺乏力,嚴重時會導致機體脫水、體內電解質紊亂,免疫系統遭到破壞,這時如果用抗菌素及止瀉藥物進行治療,不但不會緩解病情,還會延誤病情,因此中藥常常作為治療的首先藥物。以“外感風寒、內傷濕濁”型感冒為對象對市售藥物的品種、售量進行調查,可知目前霍香正氣類產品一枝獨秀,占據了大部分市場?;粝阏龤馑杂赊较?、蒼術、陳皮、厚樸、白芷、茯苓、大腹皮、半夏、甘草、紫蘇等中藥組成,其作用偏向于“和胃止嘔”為主。針對“外感風寒、內傷濕濁”所致感冒的病機中成藥少見,因此開發“和中止泄”的中成藥,能彌補上述的不足。該方作為湯劑在臨床上探索應用多年,經過了臨床應用驗證,結果該處方治療外感風寒、內傷濕濁型感冒療效滿意,無不良反應;對感冒發熱的退燒作用具有特殊良效。因其療效較佳,尤其是對惡心嘔吐、腹脹腹痛、泄瀉等癥的改善效果突出得到廣大醫生及患者的認可和接受。臨床研究:共240例,其中試驗組120例,陽性藥組和安慰劑組各 60 例。本研究結果支持試驗藥進入III期確證性臨床試驗,建議III期試驗計算合適樣本量,以進一步驗證試驗藥的有效性。
[更多]